
(图片由AI生成)
2025年9月28日,我们迎来了第68个世界聋人日。今年的主题定为“科技助听,有爱无碍”,这句倡议不仅关乎听力健康,更在呼唤一场对无声世界的认知革命。
在我国,近2800万听障人士(包含轻度听障群体)构成了一个常被忽视的群体,他们占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却因“表面无异”而难获足够关注。
(图片由AI生成)
值得警惕的是,听力危机正悄然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约50%(超过10亿)年轻人因长时间暴露于娱乐噪声中,面临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而很多听力损伤本可避免:远离超过85分贝的环境、定期做听力检查、及时使用助听设备,这些简单行动就能守护我们的听觉健康。
世界聋人日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同情与帮扶。当宜昌的志愿者陪伴聋人朋友观影学史;当益阳的聋人孩子们在台下手语舞蹈老师的指挥下表演了舞蹈后全场为无声表演响起掌声;当上海市聋人华服秀艺展示完美收官,真正体现了“指尖舞华裳?无声传雅韵”的主题。这一场场来之不易的无声表演都代表我们正在打破沟通的壁垒。对我们而言,学一句简单的手语、在交流时放慢语速、关注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都是“改变心态”的具体实践。
(视频由AI生成)
从1958年首个国际聋人日至今,六十余载的坚守,只为让每一种生命姿态都被看见。今天,让我们记住:在无声世界里,有同样炽热的情感与坚韧的力量。而真正的包容,始于我们愿意主动靠近、用心“倾听”的那一刻。
作者简介:

王顺林,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耳鼻喉科科主任,曾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专业特长:熟练处理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擅长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