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胖嘟嘟的是不是很可爱?小心,这可能是健康警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孩子面临超重问题。这不仅影响自信,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那么,如何科学管理孩子的体重呢?

一、怎样判断超重?看懂BMI和腰围
1. 认识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胖瘦程度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很简单:
BMI = 体重(kg) ÷ 身高(m)2
举个例子:一个8岁男孩,身高1.3米,体重36公斤
他的BMI = 36 ÷ (1.3 × 1.3) ≈ 21.3
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BMI标准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年龄和性别来判断。家长可以参照儿童生长曲线图或咨询医生。通常来说:
- BMI在85百分位以下:体重正常
- BMI在85百-95百分位之间:超重
- BMI超过95百分位:肥胖

2. 别忘了测量腰围
腰围是衡量腹部脂肪堆积的重要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内脏脂肪的多少。测量方法很简单:让孩子自然站立,用软尺在肚脐水平绕一圈测量。如果孩子的腰围超过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90百分位,就意味着中心性肥胖,需要格外警惕。

(来源:7-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 WS/T 611-2018)
二、饮食建议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绝对不能简单地通过“节食”来减肥,目标是“减重”或“控重”,而是减缓体重增长速度,让身高生长逐渐追上体重,或者是在保证所有营养素充足的前提下,用健康的方式增加肌肉、减少脂肪。
1.保证三餐规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2.零食优选:选择水果、酸奶等健康零食
3. 饮料少糖化: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建议多喝白开水
4. 搭配多样化:每天保证有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和奶制品
三、动起来,快乐减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儿童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
- 融入生活:走路上下学、爬楼梯、做家务。
- 选择有趣的运动:骑自行车、跳舞、游泳、球类游戏。
- 全家参与:周末一起爬山、踢球,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切记:运动虽然重要,但千万不要过度哦,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在合理的范围里进行锻炼。
耐心与鼓励最重要
儿童体重管理的目标是放缓体重增长,让身高逐渐追上体重。千万不要过度强调“瘦”,而是多鼓励健康习惯。如果孩子体重或腰围超标,记得寻求儿科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在开始任何体重管理计划前,最重要的一步是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我们强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儿科内分泌科或临床营养科进行专业咨询。
为什么需要专业评估?
1. 精准判断现状: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儿童生长曲线、体成分分析仪等工具,精确计算BMI百分位和腰围百分位,判断超重或肥胖的程度,排除病理性肥胖的可能。
2. 排查潜在疾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异常等医学问题也可能导致体重异常,需要由专科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3. 制定个性化方案:营养师会根据评估结果、孩子的饮食习惯、生长发育需求,计算出精确的每日热量需求,制定安全、有效且营养均衡的个性化方案,避免家长自行节食可能带来的营养不良风险。
结语:需要用科学方法和积极心态,帮助孩子赢得健康未来!
以上内容部分参考《中国儿童肥胖筛查共识》(2017);《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2);《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2022);《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0);WHO生长标准(2006/200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2022);本指南BMI标准参照WHO 2007版。
注:本指南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建议适用年龄范围(6-14岁),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简介:
曹唯慰,女,硕士学位,儿科主治医师,现任职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组组员,从事儿科相关医疗工作十余年,主攻儿童肥胖、性早熟、身材矮小症等内分泌疾病,在省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