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家园-健康家园

糖尿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9/7/13 16:15:15      浏览次数:1042

糖尿病的防治

主讲人  内分泌科主任  陈仲钰

   微信图片_20190808103044.jpg

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要控制好血糖,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我的血糖我做主!自己的血糖水平当然得听自己的,用糖尿病知识武装自己,让血糖乖乖听自己的话。今天由我来跟大家聊聊有关糖尿病的话题,希望能对朋友们有些帮助。

    1、经常听人说:别吃那么多甜食了,小心得糖尿病。很多人都这样认为,那么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引起的吗?其实,糖尿病和吃糖多少并没有关系。

2.  那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什么是糖尿病呢?

其实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定义为: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并且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

您听着是不是有些不明白,说白了就是一些原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并且伴随其他代谢紊乱的代谢病。

3.   胰岛素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它分泌不足或不能发挥作用就得糖尿病了呢?

我们人体中有一个器官叫胰腺,胰腺中有一类细胞叫胰岛β细胞,胰岛素就是这种细胞分泌的一种降血糖的肽类激素,它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当我们人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收到信号,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会促进肝、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此时,血糖就会逐渐下降;血糖降下来了,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就会逐渐减少;就这样,血糖高了,就多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下来了,就少分泌胰岛素,可见胰岛素在保持血糖动态平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得了糖尿病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常见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就是频繁地去厕所小便,多饮,就是老是感觉口渴,不停地喝水,多食,就是感觉特别饿,吃很多饭,但体重不增,反而下降。但很多病友只是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包括难以忍耐的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看东西不清楚,浑身没劲,容易疲倦。另外皮肤反复长疖子或痈,很小的伤口却越来越大或不愈合,下肢麻木感或者尿中泡沫增多,如果有这些情况请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及时查一下血糖,看看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6.又有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人;吃得多而不愿意运动的人;年龄大于45岁;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有异常妊娠的妇女,譬如曾分娩过巨大胎儿的,等等。这些人都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有这些因素的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和监测。

7.糖尿病又是如何诊断的呢?目前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有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再加任一点的血糖≥11.1毫摩尔/升或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的空腹状态下的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葡萄糖负荷试验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都可以诊断糖尿病。这是有症状的时候的诊断标准。如果没有症状想排查糖尿病,那就需要另日重复检查上述指标,有两次结果符合标准的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8.  糖尿病对身体会有哪些危害呢?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导致的一些并发症。它可以引起脑中风、眼底病变(譬如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失明)、皮肤瘙痒、牙龈炎、心肌梗塞、肺结核,胃轻瘫,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糖尿病足及感染。因此为了减轻糖尿病对身体的损害,我们要重视糖尿病,早期、规范治疗,尽可能地避免相关的并发症。

9.    糖尿病可以治愈吗?

很多人为了摆脱糖尿病,有病乱投医。有的轻信小广告,有的轻信某中医的祖传秘方,到处寻找根治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究竟能不能治愈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糖尿病分型,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我们老百姓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糖尿病主要是前两类,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两类糖尿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没有治愈的方法,,而继发性糖尿病当去除病因后血糖是可以控制,这种类型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得了糖尿病,首先需要明确糖尿病的类型,从而指导我们进一步诊疗。经过积极的治疗,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和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的。

10.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全面降糖,控制及改善症状,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11.怎样控制糖尿病呢?

要想控制糖尿病,一定要坚持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科学理念。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基础,其中糖尿病教育是核心,饮食控制是基础,合理运动是手段,药物治疗是降糖的武器,科学全面地监测是血糖达标的保障。另外,近些年对糖尿病心理和糖尿病预防比较关注,我们在五驾马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点,即心理健康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提,预防并发症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终极目标。

11. 得了糖尿病,如何科学的控制饮食呢?

我们说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五驾马车”之首。如果饮食控制不好,血糖稳定便无从谈起。饮食控制贯穿了糖尿病治疗的始终,通过科学饮食可以帮助您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可以减轻胰岛的负担、纠正代谢的紊乱,控制体重在合理的范围内。

科学饮食需要遵循四个原则:1.合理的控制总热量;2.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平衡;3.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4.少量多餐,每日3-6餐。您可能会认为控制饮食很难做到,但当您坚持一段时间后您就会发现饮食控制的好处,科学地饮食同样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 

12.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糖友们在饮食控糖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疑惑?譬如,没吃早餐,血糖却比平时还高,这是为什么呢?

有糖友早上时间比较赶来不及吃早餐,想着少吃一顿是一顿,血糖还不会升高呢,可是一测血糖就懵了,比平时还高两个点,这是为什么呢?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不吃早餐但血糖高的几个原因:

1).低血糖后可以引起反跳性的高血糖反应;

2).人在饥饿状态,体内的肝糖原分解输出会增加;

3).不吃早餐的同时,随餐服药的降糖药或胰岛素没有用,影响整体血糖控制;

4.因为低血糖引起的饥饿感会导致吃进去的总热量过多,血糖也就比往常更高了噢。

 正确的做法是:早餐一定要吃,而且还要吃好。建议安排在6:30~8:00之间吃。最好主食、奶类、蔬菜都有,一般可以安排50克~75克的粗杂粮主食,比如说荞麦馒头,搭配鸡蛋、牛奶和简单处理的蔬菜,做到粗细搭配。搭配得好,早餐份量看起来不大,饱腹感也很好,血糖也不会波动很大。 

还有的糖友问我,我吃饭比较快,但明明吃得不多,为什么血糖也很高?吃得太快也会升糖吗?

 有的人习惯是吃饭吃得很快,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有时候明明感觉自己吃的不多,但血糖却升得很高,这是因为:

1). 吃得太快,大脑会延迟收到“我吃饱"的信息,你以为你还没有吃饱,于是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2). 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值约在餐后30分钟出现,吃太快,胰岛素分泌就会错过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入血的时间,造成血糖升高。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狼吞虎咽也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腾出时间好好吃饭,是控制血糖的一个关键,也是对美食的一种尊重噢。 

 正确做法是吃饭时先喝汤,再按吃菜—吃肉—米饭—吃肉—吃菜的进餐顺序吃,细细咀嚼,品尝每一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约15~20分钟吃完;午餐、晚餐30分钟左右吃好为宜。 

那么就餐不升糖有什么小窍门吗? 

1. 可以在家里备一个这样的餐盘,用餐盘盛菜,一个普通大小(直径23cm)的餐盘,1/2的蔬菜,1/4的主食,1/4的荤菜。

2.或手掌法则,估算食物。

3.  吃七分饱就离开饭桌,假如你一直待在饭桌上,还是会忍不住多夹几口菜的,不知不觉也会增加摄入量,正确的做法是吃得差不多了就离开饭桌吧~餐后2~3小时可适当加餐等。

另外我们也遇到有糖友提出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吗?有什么窍门没有?

1)首先我们说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利大于弊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PLOS Medicine》1年前曾发表一项涉及我国50万人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在追踪随访了7年后得出结论:

1.在健康人群中,每天吃新鲜水果的人比不吃的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2%。

2.在糖尿病人群中,吃新鲜水果也显示出明显的健康益处——

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可使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死亡率降低17%;

大血管并发症(如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13%;

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的风险降低28%。

研究者认为常吃新鲜水果,不仅能明显降低普通人群罹患糖尿病以及由此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也能使糖尿病患者受益。

2糖尿病患者能吃哪些水果呢?

在选择水果上,不少人误以为口感“不甜”的水果就可多吃。但事实上,甜度来自果糖和蔗糖等简单糖,而影响血糖波动的是水果的总体能量以及含糖量。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和口感上的甜度并不是一回事,不可单凭吃起来甜来判断葡萄糖果糖的含量的高低。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低升糖指数、低血糖负荷的水果。

推荐选用(含糖量在10%以下):每100克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蓝莓、草莓、橙子、樱桃、西瓜(想不到吧!)、柚子、柠檬、李子、杏、枇杷、菠萝等。

这5种水果是适合糖尿病人吃的:草莓、李子、蓝莓、柚子、菠萝。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近期发布的证据证实它可以有效调节血压,还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可以多吃蓝莓。

西红柿、小黄瓜等蔬菜每百克糖含量在5克以下,也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慎重选用(含糖量在11%-20%):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包括猕猴桃、火龙果、香蕉、石榴、甜瓜、橘子、梨、荔枝、苹果、芒果等。

不宜选用(含糖量>20%):每100克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包括哈密瓜、莱阳梨、柿子、水蜜桃、葡萄、冬枣、黄桃等。

糖尿病患者水果吃多少?

水果虽好,但水果的量亦不能过多,碳水化合物含量再少,升糖指数或血糖负荷的值再低,如果食用过量也会使原本控制得很好的血糖紊乱、波动较大。

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日食用含糖量在15%以下的水果100-200克IMG_259

小建议:

虽然推荐了水果食用量,但是一切标准都要给血糖让路。在血糖未达标前,饮食健康需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更多应借助食用蔬菜而不是水果(毕竟含糖)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时间?

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比如在上午10点左右吃100克水果(假设早餐是8点前吃的),下午4点左右吃100克水果。不过,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每种水果对血糖的作用也不一样,“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对某种水果的适应程度不仅要考虑该水果的含糖量,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的糖转化能力“。

因此,建议每位患者在吃完一种水果后2小时自测一下血糖,若血糖变化不大,则食用该种水果还算安全;如血糖明显升高,则应注意少吃或不吃该种水果。

 

13. 饮食讲了那么多,我们再来看看运动的好处都有哪些,糖友们都适合哪些运动项目呢?

我们说合理运动也是降低血糖的一个手段,它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功能,有利于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可见,运动是有很多好处的。适合糖友的运动项目有很多,但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管选择哪项运动都要牢记运动的总原则,那就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和持之以恒。

 

14. 药物治疗是降糖的重要武器,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时,就需要药物来帮助了。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呢?

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大于7%,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了。

 

15.该如何自我监测血糖呢?

全方位的自我监测是血糖稳定的保障。自我监测可以帮助您:有效监控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坚持监测,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有助于调节饮食、运动及药物剂量间的平衡,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自我监测一定要注意全方位监测,不仅要注意监测血糖的指标,还要注意监测危险因素。自我监测一定要注意全方位监测,监测血糖的频率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应每天监测4-7次,已达到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要注意:每月查一次: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每两至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查一次:血脂、眼底、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心电图,必要时做胸部X线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只有全方位的监测才是健康的保障。

 

16.心理健康是控制糖尿病的前提,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状态影响血糖的控制情况,要想治疗糖尿病,必须先治疗心病。那么如何成就心理健康呢?

我们说保持心理健康可帮助您乐观地面对生活,摆脱不良情绪,可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治疗效果。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并发症;其次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客观接受病情,立即治疗,树立起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再次是保持乐观的心态:要用乐观主义精神与糖尿病作斗争;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17.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呢?

没有并发症,您就没有并发症所带来的痛苦,不受并发症的威胁,也就不用承担并发症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就可以享受与健康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可以说预防并发症是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终极目标。预防并发症最重要的是保持血糖长期平稳达标,这是关键所在。血糖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 :3.9-7.2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0%。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才能使血糖达标呢?一个是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戒烟戒酒等;二是药物治疗: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 糖化血红蛋白仍>7.0%时就应启动胰岛素治疗。 早期应用胰岛素有利于血糖的尽早达标。

 

18.讲了很多内容,相信您也应对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及糖尿病综合管理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了。五一节临近,每逢佳节,亲戚朋友团聚,很容易就会出现饮食过量、过于油腻、进餐不规律、过度饮酒、少于运动、生活无规律的现象,结果造成血糖升高或血糖波动太大。结果是高兴过节,血糖却难控了。节日里要谨遵节日饮食总原则:控制总热量,规律饮食,避免油腻,切忌暴饮暴食。节日里外出就餐在所难免,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外出就餐的小窍门:外出就餐油较多,可以要一碗白开水,把菜先涮一下再吃,这样就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节日期间进餐可能无规律,要注意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如果注射的是人胰岛素,需要在餐前30分钟注射,注意及时进餐,避免低血糖发生,可以选择注射胰岛素类似物,餐前即刻注射,无需等待,非常方便。酒会增加节日的气氛,糖尿病病友要尽量避免饮酒,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要尽量做到饮酒的几点要求:饮酒每周不超过一次,每次啤酒不超过350毫升或葡萄酒不超过150毫升或36°以下白酒不超过42毫升,切勿过量饮酒。

.坚果和点心也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注意坚果不要过量食用,要知道15克坚果即15颗杏仁或15粒花生约等于10毫升的油啊。

注意:吃核桃每次不超过3颗,带壳葵瓜子不超过25克(一小把)

 

亲戚朋友得知您患糖尿病了,一定会给您买无糖点心,无糖点心虽然不含糖,但热量并不低,也不能多吃,要记入每天的总热量中;

保健品也不能随意吃,更不能代替药物,建议您在食用保健品前咨询医生。

 

过节要特别注意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佳节别熬夜:不管是看的高兴,还是聊的高兴,记住不要熬夜,天亮后再起床,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坚持运动,抵消多余热量:过节常会吃大鱼大肉,不知不觉热量就会超标,如果不注意运动,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和体重增加。可以在饭后1小时的时间去散散步、打打太极。坚持用药:降糖药,不要漏服或漏打,亲戚朋友相聚,聊得高兴,千万不要忘记服降糖药和打胰岛素,常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异常:节日期间,饮食和生活不规律,很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此时要记得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静下心,忌大悲和大喜:看电视或电影时,亲朋聚会时,打牌激动时,不要大喜大悲,因为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血糖不稳。

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节日期间由于过度疲劳,加上休息不好,有的病友会感谢身体不适,如果出现不适,一定注意及时就医。